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执政新加坡20年,李显龙“交棒”!会给儿子留一盏绿灯吗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9151924777615882/

2024-05-15 17:13·潮新闻

潮新闻

马六甲的海风吹过,新加坡的权利幕布皱起。

今天(5月15日),执政20年的李显龙,将这个连通东西方的“十字路口”国家的命运,正式交到了黄循财手中。

自1965年建国,新加坡历经李光耀、吴作栋、李显龙三任总理,也因此被戏称为“李家坡”。随着李光耀逝世,李显龙退居幕后,新加坡“李家天下”是否迎来终章?

多年铺垫,“接棒”的黄循财,又如何在现实与地理的“十字路口”,带领新加坡人民,继续缔造“弱者奇迹”?

2024年1月31日,新加坡城市天际线 来源:新华社

李显龙是否在为李家第三代“铺路”?

新加坡一直被看成 “李家天下”。自1965年独立以后,新加坡至今有三位总理,分别是执政31年的李光耀、执政14年的吴作栋和执政20年的李显龙。而很多人认为,李光耀与吴作栋关系匪浅,吴作栋当时任总理是李光耀为儿子李显龙当总理铺路。

上世纪80年代,李显龙正式步入政坛,曾担任新加坡国防部第二部长、贸工部长、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等职。2004年8月他从吴作栋手中接过接力棒,出任新加坡第三任总理并连任至今。

李显龙最初的计划是在2022年自己70岁生日之前移交权力,卸任总理职务。但新冠疫情打乱了这一计划,他当时向新加坡人民承诺,将与现任和第四代领导团队一起,带领国家“渡过难关”。

李显龙 来源:新华社

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冲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李显龙辞职,从个人而言,是他之前设定的目标即70岁之前交棒,从国家而言,他认为领导层的稳定更迭,对国家发展是好事,“总理黄循财当过财政部长,当过他的助理,当过副总理,经过他多年的提拔考验,他认为已经可以承担总理之大任。”

此次,新加坡政权交接,李显龙没“传位”给李家第三代,是否将来也会为儿子“铺路”呢?

“至少目前并没有看出来李显龙是在为儿子铺路,李显龙的意愿以及权威并没有到他父亲李光耀这样的程度。”王冲认为,李光耀作为开国元勋有权威来做这样的事,中间让吴作栋来过渡。但至于李显龙是否给二儿子铺路,“这个需要慢慢观察。”

李显龙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李毅鹏,患有白化病和自闭症;二儿子李鸿毅,毕业于麻省理工经济学专业,在谷歌做过一段时间的产品经理,如今,在新加坡政府科技局(Gov Tech)担任领导层职务;三儿子李浩毅,也毕业于麻省理工,专业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如今是非常资深的程序员。

可以看得出,出生于1987年的李鸿毅,是最被看好接班的人,但今年刚满36岁,资历尚浅。不知道,李显龙是否也是与父亲一样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不过,“铺路”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早在2017年7月17日,新加坡就出现针对总理李显龙的示威集会,示威者打出“新加坡属于新加坡人民,而不是李家”的标语,要求对李显龙进行独立调查。

事实上,示威集会之前,这场 “李家内斗”风波已经持续一个多月。2017年6月14日,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和次子李显扬突然发表联合声明,指责兄长李显龙滥权,并意图阻挠他们履行父亲的遗愿,拆除位于欧思礼路38号的李光耀故居。此后,风波愈演愈烈,李玮玲和李显扬质疑李显龙试图利用父亲影响力“建立王朝”,双方第三代家族成员也被卷入其中。

据媒体报道,处于争议漩涡中心的李显龙儿子李鸿毅6月15日下午在个人脸书主页上发出一条简短的信息:“我对政治真的没兴趣”。

新加坡将继续缔造“弱者奇迹”

与“李家”在新加坡的崇高地位不同,51岁的黄循财出身普通,不是来自所谓的“精英家庭”。从小在组屋(组屋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的公共房屋,大部分分布在大城市,多提供给中下阶层家庭居住)长大、家庭并不富裕,但却是一名学霸,早年获政府奖学金赴美留学。

他的从政履历与吴作栋、李显龙也没有多大差别,都有过参加国会选举、进入政府部门、进入核心权力机构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这个过程。

黄循财 来源:新华社

在上个月新加坡总理公署发表声明宣布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议员一致支持黄循财担任新总理后,黄循财就在社交平台脸书上发帖:承诺将尽全力肩负起新加坡总理的新任务,并呼吁所有新加坡人与他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我怀着谦卑的心和深深的责任感接受这个任务,我承诺我将奉献一切担任此责,我的每份精力都将用来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服务。”黄循财在视频中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继光在接受潮新闻采访时表示,黄循财接棒后,新加坡的政局应该会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不会有太大变动。“在黄循财接棒之后,未来应该也还是会保持一贯的大国均衡政策。”郭继光认为,新加坡将一方面与西方国家保持政治、经济与安全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会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

王冲认为,影响未来新加坡走向主要还是看全球经济与中美关系。

全球经济走势好,全球化继续往前发展,而不是倒退或停滞。这对新加坡是有利的。另外中美关系缓和,新加坡可以不用选边站,可以做一个协调或者说是和中美同时保持沟通的角色,对他的发展是有利的。

王冲还提醒,新加坡在东盟也是重要的一份子。“如何处理和马来西亚的关系,如何处理自己国家发展与东盟区域发展的协调关系,这是对他们方向的考验。”

在最新的访谈中,参考消息援引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对黄循财的专访,他认为在任期间面临的挑战是继续前任的工作。他说:“我们一直把自己视为弱者,我们将永远是一个只有通过我们人民的集体意志才能缔造的难以置信的国家。我的任务是尽可能长地让这个奇迹持续下去。”

2024年2月15日,新加坡无人机灯光秀 来源:新华社

奇迹之下的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连通东西方世界,在区位上占尽地利优势,又紧紧抓住时代机遇,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将其打造成发达国家。

约翰·柯蒂斯·佩里(John Curtis Perry)在《新加坡:不可思议的崛起》一书中写道:“乍看之下,一块赤道边上的丛林沼泽似乎不具备打造世界级城市的绝佳条件。在新加坡之前,热带地区还没有全球性大都市,之后也没再出现。”

潮新闻 记者 贾晓雯 汪江军

责任编辑:何昉堃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