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美称没有证据表明莱希遇难系谋杀,此地无银三百两还是另有隐情?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0957124349739571/

原创 2024-05-20 16:36·李大华

当地时间5月20日,伊朗国家电视台确认了伊朗总统莱希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直升机坠机事故中遇难的消息,之后伊朗政府内阁发表声明向莱希和阿卜杜拉希扬等人表达了哀悼,并向伊朗人民保证“将继续莱希总统的前进道路,国家的治理不会受到干扰”。

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伊朗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比较多了,特别是谁将接替莱希担任总统,以平息伊朗可能发生的政局动荡?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还算相对容易解决,因为在伊朗的体制之下,副总统就是“备用总统”,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副总统莫赫贝就将走马上任。

另外在实际权力划分方面,伊朗总统实际上是“二号人物”,也就是说只要作为“一号人物”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还能掌控全局,保持伊朗政局稳定就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至于莱希可能是哈梅内伊接班人的猜测,现在来看后者身体状况还不错,大不了再物色一名接班人即可。

不过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权力真空意味着各方蜂拥,所以哈梅内伊挑选新接班人的过程中就是很可能生乱的时候,这就要求哈梅内伊必须要充分发挥“一号人物”的权威和作用,避免因为接班权力真空引发伊朗政局动荡,不然可就是雪上加霜了。

另外外界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便是造成莱希和阿卜杜拉希扬遇难的坠机事故,到底是一次意外事件还是与外部势力或地区局势有关?如果是意外事故自不必需要分析,就是单纯的偶发情况,而外部势力则可能牵扯将伊朗视为敌人的国家,比如美国或以色列。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莱希遇难事故更像是一场意外事故,根据一些媒体披露的消息,坠毁的直升机型号系美国上世纪60年代问世的贝尔212,还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前,当时当政的巴列维王朝向美国采购的,如今已经是“年过半百”老旧的机型,不排除缺乏必要的维护。

更何况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美伊关系一直处在极端低谷,美国长期对伊朗施加制裁,因此在缺乏必要零件或材料的情况下,不能完全否定涉事直升机存在缺乏必要维护的可能性,退役的美国空军前少校塞德里克·莱顿就指出,坠机与美国的制裁存在关联。

其次事发时贝尔212所处的天气环境并不好,能见度对飞航安全有影响,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事故也不是不可能,总之就目前所能看到的信息研判,意外事件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还是要等伊朗方面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

至于涉及外部势力或地区局势的推测,只能说不能排除但没必要太过盲信,还是要以伊朗方面的调查结果为准,要知道虽然美国或以色列因为巴以冲突等问题,有着充分下手动机,而且他们也有非常多暗杀伊朗政要和科学家的“前科”,但对伊朗总统动手属实玩得有点大。

当前美国战略重心全部围绕着中国在推进,极不情愿卷入中东冲突,不太可能会给自己找麻烦,而以色列还在与哈马斯持续冲突,没必要逼得伊朗亲自下场,除非内塔尼亚胡政府真的铁了心试图挑起与伊朗的冲突,逼迫美国中断在中东战略收缩的进程。

不过目前种种信息反映的情况对美国有利的情况下,美国人倒是表现的脑子有点不正常,美国参议院多数党(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几乎就在伊朗确认莱希等人遇难讯息的同一时间,公开宣称“我从情报部门获悉,坠机事故中没有证据表明有谋杀行为”。

用中国一句俗话来说,这就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了,伊朗还没有说什么,美国人就先主动与遇难事故撇清关系,还强调“没有证据表明”,俨然是一副已经去过现场调查过的架势,再加上美国过去一些暗杀伊朗政要的前科,难免会让人对此浮想联翩。

至于查克·舒默这番表态到底有没有“此地无银三百两”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反映出了两个信息,其一正是美国知道自己有太多暗杀前科,生怕在伊朗的调查结果出来前面临千夫所指的局面,故而想要澄清一番,但舒默选择的这个时机和措辞,恐怕只会越描越黑。

其二则是舒默代表拜登政府向伊朗释放“不是我们干的”,美国也不想扩大事端的信号,毕竟伊朗现在还没有任何调查结果,由拜登政府的官员亲自释放这个信号不太合适,万一伊朗后续提出对美国的指控,拜登的脸面不就要被丢光了。

更何况拜登政府向伊朗释放相对温和的信号,共和党一定会站出来指责拜登政府软弱,而舒默一方面是民主党在参议院的领袖,另一方面马上就要退休,代表拜登政府释放信号算得上是合情合理,即便之后伊朗提出指控或共和党提出指责,也不会冲击到拜登的连任计划。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