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身家6000亿,黄仁勋:我不退休,愿再战30年

zqoz775b1

时间 2024年5月29日 预览 3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7A0A6UV00

2024-05-28 14:27·硅基研究室·发布于江苏

“芯事重重”是腾讯科技半导体产业研究策划,本期聚焦英伟达黄仁勋的接班人话题。
时间拨回1993年,硅谷一家名为“丹尼”的连锁餐厅内,三位不算年轻的工程师在这里用几杯咖啡的时间讨论着一个几乎不存在的市场机会。
他们做出了一个如今影响世界的决定,共同创办英伟达,这个情节后来被媒体包装成为一个“从丹尼餐厅走出的一万亿美元公司”的故事。
日前,黄仁勋在美职棒赛场,身穿奥克兰运动家93号球衣开球 来源:AP
尽管英伟达的诞生是一个属于“三个人的故事”——黄仁勋、克里斯·马拉乔夫斯基和柯蒂斯·普里姆,但比起黄仁勋的名字,另外两人的故事似乎鲜为人知。
从30岁创办英伟达算起,如今61岁的黄仁勋已引领这家企业度过了第一个三十年,与大多数的科技企业类似,黄仁勋和他的英伟达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问题:谁是黄仁勋的接班人?
在近期与风投公司Mayfield管理合伙人纳文·查德哈的一场“炉边对话”中[相关对话],黄仁勋在被问及“何时退休”时,揶揄式的回应“我就是没有其他事可做了”,但疑问没有就此停下。
放眼当前的芯片战场,逐渐远去的创始人与相继上场的接班人,几乎成为一致的趋势。大约从2018年开始,一场摆在台面上的权力交接已在进行——进入魏哲家时代的台积电、回归英特尔的技术老将基辛格,中芯国际的新掌舵者刘训峰......黄仁勋成了为数不多活跃在一线的芯片公司创始人。
接班人问题是科技公司最难过的关之一,即便是如台积电、英特尔等,也都曾在这一关卡上摔过跤、吃过苦。尽管在当下,大多数人对自称还能“再干三四十年”的黄仁勋并无“接班人”的担忧,“创始人光环”对英伟达的盛世而言也是锦上添花。
人工智能浪潮下,英伟达还在狂飙。
英伟达日前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得益于营利端的强劲增长和攀升的分红比例,这份外界眼中“创纪录级”的业绩表现,迅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英伟达股票盘后交易中一度涨超7%,突破1000美元,连带着创始人黄仁勋本人的身价,也跟随着股价的上扬水涨船高。截至5月27日,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榜上,黄仁勋已升至全球富豪榜第17,他如今身家9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780亿元)。
但荣光的表现背后,市场对于英伟达的长期担忧并未停滞,高市盈率警示着市场,英伟达“成长股”的市场认知并未改变,这家企业仍然需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兑现自己的成长诺言。
至少,摆在眼前的“谁能接班黄仁勋”的问题上,英伟达就必须面对,无从逃避。
1、只有“一代目”的英伟达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科技公司的“接班人”问题,一直都是硅谷科技圈的热门话题。
不久前,被外媒曝出有高层大换血信号的苹果,在“谁能接替库克”的问题上就引发了一连串的讨论。由此可见,即便是现任者尚未有隐退之意,但对一家企业而言,“接班”是早已写在日程表上的关键问题。
在“美股七巨头”中,不少科技巨头已完成创始人交接或公开表明已有接班人计划。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图源:硅基研究室?
谷歌现任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2019年已接下母公司Alphabet的大权,微软现任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任也有10年。早在2021年,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也官宣接班人安迪·贾西(Andy Jassy),就连被视为“工作狂”的马斯克也在去年向媒体透露自己已向特斯拉董事会提交了继任者名单。
唯有英伟达,在面对接班人问题上,创始人黄仁勋的态度似乎显得尤为坚决,只有一个态度:我不退休。
这种“不退休”的姿态,放置在芯片江湖中,似乎也是独有的一份。
大约从2018年开始,芯片战场上的权力交接已在隐秘地进行,“一代目”创始人隐向幕后已成为确定性的趋势。
2018年,正式宣布辞去台积电所有职务的张忠谋用“刘德音任董事长、魏哲家任总裁”的“双首长制”,让台积电稳步过渡到下一阶段,2023年,宣布退休的刘德音正式交棒给魏哲家。2021年,英特尔与高通也同步进行了换帅,英特尔重新挖回了首任CTO基辛格,被外界视为英特尔“重塑工程师文化的标志”,高通则宣布克里斯蒂亚诺·安蒙接替史蒂夫·莫伦科夫成为第四任CEO。
也就是说,经历了四五年的时间周期,当前在任的接班人们已大多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接下上一代留下的任务,开启自己的新时代。
但英伟达依旧是“一代目”的时代,也没有传出任何的接班人计划。
参考大公司的换帅逻辑,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晋升逻辑,比如新帅上位前,大多是公司总裁、COO、CTO和CFO等,从基层做起,为公司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另一类是非传统逻辑,所谓的“空降兵”,如聘用外部职业经理人或对外战略性收购人才等等,两类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适应公司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没有接班人”的原因,除了老黄本人依旧能打外,如果按照科技公司普遍的晋升逻辑来看,英伟达的选择其实也并不少。据近期黄仁勋最新的采访,他管理着由60人组成的英伟达高管团队,且所有人都直接向他汇报工作。
按照上述两条路,或许能瞥见英伟达可能的接班人名单。
第一条路自然是内部选拔,在英伟达创立故事中的另外两人克里斯·马拉乔斯基和柯蒂斯·普里姆自然成了外界关注的对象。
在那个发生在丹尼餐厅的故事中,一个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